秦华煤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控”字上做文章,“创”字上下功夫,全力打好降本增效攻坚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修代换控成本
“你看,这些都是最近井下回收上来的旧溜槽,我们把能用的铁板切割下来,二次加工制作成地沟盖板继续使用,就不用购买新的了,一年能省不少钱哩。”秦华煤矿机修厂职工刘方华介绍着他的节约经。
本着“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的原则,该矿加大对物资回收、维修、使用和管理力度,将可控成本费用明细分解到区队、班组、个人。建立完善回收交旧制度,对非一次性投入材料按100%交旧回收率进行考核,废旧材料及小型配件全部回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物资循环利用率,修复合格能使用的进行循环利用,不能使用的进行深加工,作为配件使用,减少新材料的投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现在区队领用物资,大到设备零件,小到螺丝钉,只要能修复的,我们就不批新的。就拿这防爆开关的保护器来说,采购成本至少3000余元,通过修复旧保护器代替购新,近乎零成本投入,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省10余万元。”秦华煤矿运营管理部业务主办王学文说。 自主加工创实效
走进秦华煤矿机修厂编网机车间,机床高速运转,每个人都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咱们的智能编网机,每班只需2人操作,就能编织大约600平方米的网片,15天能满足井下全月的生产需求。”秦华煤矿后勤服务中心主任陈端良向笔者介绍到。
该矿不断扩大自主加工范围,设立矿井电机维修车间、电缆维修车间以及编网机车间,实现矿井90kw以下电机、动力电缆的自主维修以及冷拔网的自制加工。通过利用闲置的冷拔丝加工编制成冷拔网,为矿井盘活固定资产约20.2万元,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自编网机投用以来,已累计生产8210平方米的网片,以每平方米12.8元的价格计算,仅此一项,便为企业节约了10.5万元的成本。此外,我们还修复了15台电机和2477米电缆,通过自主维修降低了约355万元的维修费用。”秦华煤矿运营管理部主任瞿贵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