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基层动态

硫磺沟煤矿:“3221”四维重构安全护盾

刘玉刚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4日   来源: 个人拍摄

新疆能化硫磺沟煤矿以“安全发展”为核心,在探索实施“3221”安全管理工作法过程中,对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双重预防机制、聚焦技术安全专盯、落实关键岗位安全确认等系统升级,全面构建安全生产新格局,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双基建设”夯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再升级

“3221”工作法中的“3”,即“基层+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在基层建设方面,该矿聚焦班组“最小作战单元”,制订《进一步关心关爱班组长 引领“五型”班组建设的实施方案》,采取12项措施,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并通过“安全之星”评选、班组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一线活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班组长专项培训60余人次。在基础工作方面,矿井修订完善了12项安全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顺利通过自治区应急厅验收。实现井下瓦斯、一氧化碳等关键参数实时监测和预警、分析,为安全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双基”的硬指标。硫磺沟煤矿以“国标一级”为目标,实施“一矿一厂一面一头一岗点”五个一精品标准化工程,对井下车场等地点进行升级,通过规范标准、优化布局,打造标准化示范点。“标准化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保命的根基。”一位班组长在培训中感慨道。

双重预防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见实效

“3221”中的“2”,即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是矿井防范事故的“双重保险”。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硫磺沟煤矿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采煤、掘进、通风等7大系统进行全面风险辨识,划分重大风险点17项,并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建立“日常+专项+定期”排查机制,春节后累计排查隐患361项,整改率100%。

“过去隐患整改常‘头痛医头’,通过强化双重预防,我们更注重从源头防控。”安全监察部技术主管刘祥森表示。还将隐患数据纳入信息化平台,实现“排查—登记—整改—验收—销号”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隐患重复率降低60%。

“两个专盯”强管理,技术安全双线并进

“3221”中的第二个“2”,即技术专盯和安全专盯,是硫磺沟煤矿破解灾害治理难题的“尖刀利器”。技术专盯以总工程师为牵头人,重点盯防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和技术方案落实。在4-506-2综放工作面瓦斯预抽钻孔施工中,通过作业现场专盯,钻孔进尺持续提升,合格率100%。安全专盯则聚焦16类危险作业,专盯小组通过“日巡查+关键节点旁站监督”,推动现场安全管理从 “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两项专盯机制还注重“数据说话”。技术专盯组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前预判设备故障,避免非计划停机损失;安全专盯组则建立隐患数据库,为同类作业提供风险预警模板,累计减少重复性隐患20余项。

安全确认保操作,关键岗位“零失误”

“3221”中的“1”,即关键岗位安全确认制度,是硫磺沟煤矿守住安全“最后一米”的核心举措。矿井识别采煤机司机、瓦斯检查员、提升机司机等6类关键岗位,制定风险辨识卡6张,进行全流程安全确认。例如,采煤机司机在作业前需完成“环境、设备、防护、流程”四步确认:检查顶板完整性、设备仪表状态、个人防护装备佩戴情况,并复述操作步骤,关键岗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为零。

为强化执行,矿井将安全确认纳入绩效考核,实行“班组长复查+区队抽查+矿级督查”三级监督。采煤机司机分享:“现在每次开机前都要‘过五关’,虽然繁琐,但心里更踏实了。”

“3221”安全管理工作法升级,标志着矿井安全管理从“经验驱动”向“体系驱动”的跨越。该矿安全副矿长梁可进说:“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我们将以‘3221’为抓手,持续夯实基层基础、防控重大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新疆能化建设‘煤化新能源综合发展基地’贡献硫磺沟力量!”通过系统性、精准化的安全管理创新,硫磺沟煤矿正朝着“零伤害、零事故”的目标稳步迈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