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基层动态

新疆煤化工:技术升级铺就绿色转型之路 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实践获国家级认可

作者: 段修功  张乾乾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4日

在乌鲁木齐甘泉堡工业区,新疆能化煤化工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煤炭正经历一场绿色蜕变——通过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原料煤被高效转化为甲醇、尿素等清洁产品,气化残渣则全部回收用于建材原料。这套贯穿全流程的绿色生产体系,早在2023年就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为西北高耗能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源头管控,环保技改投入超1600万元

面对煤化工行业的高排放特性,新疆煤化工将治理关口前移,实施粉尘回收革命。在尿素造粒塔加装高效除尘系统,通过自动喷淋和过滤装置实现尾气粉尘95%回收利用,年减排粉尘120吨,回收尿素颗粒可循环投入生产。实现锅炉超低排放,采用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烟气颗粒物浓度稳定控制在5mg/m³以下,排放指标优于国标30%。厂区生态再造,实施“清污分流、雨污分离”工程,配套建设防尘林带和绿化隔离区,可绿化区域覆盖率达92%。  

 技术硬核,自主创新攻克污染难题

依托山东能源集团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关键环节绿色突破。一项是气化核心,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国家863成果),碳转化效率达99%,残渣含碳量低于3%。另一项是硫资源化,引进丹麦托普索WSA湿法制酸装置,年回收硫化氢制取硫酸1.5万吨,实现有害气体零外排。第三项是智能降耗,通过DCS系统实时优化工艺参数,甲醇合成工序能耗较设计值降低8%,年节约标煤1.2万吨。  

循环实践,从黑色燃料到白色产品的质变

在中央控制室大屏上,一组数据印证着绿色转型成效:  

资源转化:每年105万吨原料煤转化为30万吨甲醇、52万吨尿素及6万吨三聚氰胺,煤炭价值提升3.2倍;  

排放控制:较投产初期实现单位产品能耗降12%,碳排放强度优于行业均值15%;  

固废利用:气化渣除按规定销售给制砖企业外,大部分规范回填,危废合规处置率100%。

 持续进化,绿色工厂的再升级

站在新起点,新疆煤化工正推进深度绿色实践,粉尘闭环计划2025年实施包装车间粉尘全封闭回收,推动尿素生产“近零排放”。深入推进区域协同,联合周边企业共建危废循环利用网络,打造精细化工绿色集群。  

“绿色制造是系统工程,”公司环保总监指出,“我们从工艺源头设计清洁生产链条,让每吨煤的环保价值与经济价值同步释放。”目前,该企公司正将绿色工厂经验向兖矿新疆能化权属单位输出,助推区域煤化工产业低碳转型。  

  企业背景: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为山东能源集团三级单位,扎根新疆十五年,拥有醇氨联产及三聚氰胺两大主业,其绿色实践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污染天气绩效评级A类企业”等多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