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关灯、下班关机、电子屏根据节气变化随时调整……在伊新煤业,节电已经成为职工们的行动自觉。
伊新煤业全面开展“节电节能行动”,精打细算每一度电,推行电力市场化管理,不断增强职工节电意识,强化成本管控。1至7月份,累计降低电费支出80余万元,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迈出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实步伐。
精打细算,电价差里“薅羊毛”
该公司根据电价在不同时段中的波动规律,精心制定“避峰填谷”节电实施方案,严格控制用电时段,降低电力消耗成本。
“几毛钱的电价差,在矿井规模化生产下就是真金白银。”伊新煤业机电管理部管理人员黄勇道出节电关键。
他们将大型检修等作业安排在电价尖峰时段,同时,优化劳动组织,将工作面交接班调至峰段,减少峰段用电量。而在电价低谷时段,则集中进行矿井水处理等高能耗作业,在保证生产进度的同时,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电费支出。
精细管理,系统源头“除浪费”
“所有泵房优先运行高效率水泵”“照明划分区域、划分厂房,实行按需求、按时间控制照明”……这些细化到岗的规定,源自伊新煤业的《电力市场运行管理办法》。
该公司全面优化各生产系统,严格执行顺煤流启动,减少设备开关机次数和空载运行时间,提升整体运行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目的。同时,他们推动设备升级,将传统的压风机更换为离心式压风机,通过近72小时的运行记录分析,单台新设备可达到原有3至4台旧设备的排气量,有效降低能耗。
他们还加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检修、维护,做足备品、备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力率稳定在0.95以上,获得国网伊犁供电公司力调电费奖励13.7万元。同时,严格排查治理设备“跑冒滴漏”,杜绝无形浪费。
精准调控,负荷优化“省开支”
“矿井的基本电费是以最高负荷进行计算,把负荷控制稳了,电费自然就省了。”伊新煤业机电设备部管理人员刘疆林说。
该公司在负荷管理上做足“精准”文章,精细调整生产计划,将末采造面推采时间精准安排在电价谷段。同时,加强大型设备启动管理,避免多台设备“扎堆”启动导致负荷突增,确需启动时必须提前汇报,采取短时间降低负荷措施。严格管控电路路径切换,无特殊情况严禁倒闸切换回路,避免需量叠加增加成本。
此外,变频皮带机的控制策略也得到优化,他们在确保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合理调节带速,有效降低了电耗。
精营市场,机制创新“激活力”
该公司建立电力市场化运行管理体系,明确各单位用电管理职责,将节电目标层层分解至各生产单位,促进用电管理更加规范化。
该公司根据矿井当年商品煤成本,结合各单位生产工作用电情况,科学核定全矿电力费用年度预算。同时,根据矿井生产计划安排,为各单位设定了清晰的年度及月度用电指标。
“我们要算清每一米掘进、每一吨煤生产的用电账,把钱花在刀刃上。”黄勇说。
为确保目标落地,该公司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对未完成节点目标或执行不到位的单位严格考核,对被采纳实施的节电合理化建议和创新成果给予相应奖励,进一步激发全员参与节电节能行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