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创业故事

秦华煤矿毛利:煤海中的“质量哨兵”

作者: 李美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7日

春寒料峭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薄雾,秦华煤矿煤质化验室内已亮起了灯光。秦华煤矿煤质化验员毛利裹紧工装,将采样工具仔细装进帆布包,走向煤场。

在日常工作中,毛利是精密的人体测量仪,每天要完成30余个采样点的煤样采集。“煤质化验是矿井生产的‘眼睛’,一个数据偏差可能影响整批产品的定价。”说话间,她将刚采集的煤样装入密封袋,赶回化验室进行化验。

化验室的操作台上,12组试管整齐列阵,电子天平精确到0.0001克。毛利的工作台就像微型实验室:马弗炉恒温在815℃,干燥箱持续运转,煤样粉碎机发出细微嗡鸣。这里每个环节都暗藏“陷阱”—环境温度变化1℃可能改变灰分测定值,制样粒度差0.5毫米会导致发热量数据失真。

”去年工作面过断层时,单日处理煤样从常规的15组激增到38组。我们连续工作16小时,最终赶在装车前完成全部检测,避免了三车精煤的质量争议。”毛利说。

在同事眼中,毛利是行走的"煤质百科全书"。她的工作台上永远摆放着《煤质化验工》《煤炭采制化技术》等书籍,休息室储物柜里整齐码放着16本实验记录。"干一行爱一行,对每一份样品负责。"这句写在毛利工作日志扉页的座右铭,化作六年零失误的完美记录。荣誉墙上"先进个人""巾帼标兵"的奖牌熠熠生辉,她所在的化验组累计完成8.6万组数据检测,误差率始终控制在0.03%以下,每一组实验数据,记录着矿井煤质提升的轨迹。

夜幕降临,化验室的灯光依然明亮。毛利正在校准新引进的自动测硫仪,显示屏的蓝光映照着专注的面庞。无数个这样的"质量哨兵"正用数据编织秦华煤矿安全网,以匠心守护能源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