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新疆能化伊犁一矿南工广新建的职工食堂内飘散着阵阵饭菜香气,红烧排骨、清炒时蔬等十余种热腾腾的菜品整齐陈列,职工们端着餐盘穿梭于明净的玻璃取餐窗口,三三两两坐在餐桌旁用餐谈笑。
这两天,这座由闲置纯净水房改造而成的现代化食堂建成投用,以“5天建成、即开即火”的“一矿速度”,解决了职工在南工广的就餐难题。
“早上还担心要跑回生活区吃饭,没想到中午就吃上了四菜一汤!这米饭粒粒饱满,小菜也清爽!”机电工区职工王建国指着餐盘里的饭菜连连称赞。
食堂内浅灰色地砖光洁如镜,崭新的桌椅板凳被“花丛”簇拥,与职工的笑脸相映成趣。这一暖心场景的实现,源于伊犁一矿对职工需求的精准把握。
伊犁一矿分为北工广和南工广,相距6公里左右。部分驻矿单位职工和生产区队职工下班后想及时吃顿热饭,还需要等待乘坐班车回北工广就餐,个别职工甚至自带冷饭应付。为此,矿领导班子迅速决策,选定南工广闲置纯净水房作为改造场地,统筹设计、施工、采购全链条,要求“既要有效率,更要保品质”。
工期紧、任务重,该矿成立专班加快推进。施工期间,连夜调配环保建材,同步定制智能蒸柜、消毒柜等厨房设备,仅用5天时间便建成了这一民生工程。
改造后的食堂面积达200平方米,分2个区域分别设置烹饪区、备餐区及就餐区,玻璃窗使后厨操作全程可视。开业当天,大盘鸡、风味茄子、番茄牛腩等鲁疆特色菜品让前来就餐的职工“食指大动”。
科学分区、明厨亮灶、制度上墙、荤素科学配比……每一项细节都浸润着“让职工吃得放心、舒心”的初心。如今,热腾腾的饭菜不仅熨帖了职工的胃,更串联起矿区“速度”与“温度”并行的温情叙事。
“我们将以现代化食堂标准自我加压,在餐厅卫生、荤素搭配等方面严格要求,确保职工吃得放心、吃得舒心,让幸福从一顿好饭开始。”食堂负责人刘善旺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