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化永新煤矿为保障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后续力量,该矿工会联合团总支、人力科采取系列“育才留才”措施,针对“小白杨”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以思想建设为发力点,以文化人、用情润心,坚定新入职大学生为矿井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
精准调研,靶向施教




该矿“小白杨”分别来自新疆、河南、四川、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份,有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7个少数民族,专业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个人对工作和生活的观点不同,以及精神需求也不同。团总支为切实全面细致了解各个个体的各个方面,利用业余时间,采取深入宿舍或散步聊天的方式,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摸排他们的家庭状况、个人规划、对矿井的期望等。针对每一名大学生制定思想建设方案,一人一策,一对一交流,缓解他们对新环境的恐慌心理,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完成从纯粹的消费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转变。
因势引领,铭心践悟
抓早抓先培心芽。“小白杨”入职后,在培训期间,各专业倾情授课,讲解矿井的企业文化、历史沿革、发展前景等,微旅行参观该矿工广和基层区队党建学习室等,着重介绍先进模范的奉献事迹,以实情、实事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们的心灵,以细雨润物般滋润他们的心田,助推新入职大学生快速成长,实习期内迅速完成了角色转变,适应了新环境,实现身份、感情和工作三重融。




用心用情勤灌溉。党建带团建,结合党的政策方针及国庆节、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等形势任务教育契机,对新入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施肥、精神浇灌,每名大学生撰写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每半月组织一次座谈会,座谈必有个人总结,个人总结必谈思想、谈规划、谈认识。座谈中点评他们的工作学习总结,针对性地点拨“小白杨”们在今后岗位上的学习重点,打破提升瓶颈。

寓教于行,比学赶超




寓教于行,比学赶超。该矿采用党建带团建,团员跟着党员干,设立“道德银行”,采取积分制,鼓励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用一件件力所能及、行而有利的事展现奋斗本色,犁开疏松奋斗和奉献的土壤。
该矿通过导师带徒、经验座谈、职工技能竞赛、青年演讲比赛等,传播学习经验,渲染比学赶超的氛围。人力科制定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中期规划,工区技术员与科室负责人作为“小白杨”的专业老师,栽种培芽。往届大学生和先进青年职工作为其“流动老师”,浇水施肥。技能竞赛和青年演讲等活动展现了新时代矿井青年一代青春洋溢的精神面貌,厚植了矿井“主人翁”干事创业基因。


“思想建设,尤其是高学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思想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更重要的是依托调研,掌握需求,实事求是寓教于行,适时依势潜移默化引领,强化个人自悟、自修。”该矿副总经济师李建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