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炭市场寒流,秦华煤矿以“三本账”管理创新破局,通过精益成本管理、深挖创新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在降本增效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用“紧日子”换来“好日子”。
一本“铁账”控成本
秦华煤矿将流程管控作为降本增效有力措施,建立“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管理模式,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统筹协调设备、安全、环保等刚性支出,将经营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责任单位、责任人,通过每月召开经营考核例会,对阶段性经营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推动矿井生产经营能力持续增强。
“我们将预算考核指标与职工工资挂钩,月月兑现,倒逼全员养成先算账后花钱的经营意识,形成以考核促管理,以管理促生产、降成本、增效益的良好局面。”秦华煤矿经营管理部(督察办公室)部长王学文说。
一本“活账”创效益
该矿本着“能复用不领新,能自修不外委,能自制不外购”的原则,对废旧材料及小型配件回收修复,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同时,加强库房材料分类管理,建立材料收、支、存台账,杜绝材料浪费和积压。制定回收废旧物资奖励标准,当月回收当月兑现,大大提高了员工回收复用的积极性,促进了降本增效。
“我们积极推行材料、设备自主加工、自主维修,实行市场化奖励,这样既激发了职工修旧利废的热情,又增加了大家的收入。”秦华煤矿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端良说。
一本“新账”促发展
该矿结合矿井发展实际精准施策,以算“新账”增加企业利润。充分发挥洗煤厂“聚宝盆”作用,不断优化洗选工艺,加大精益化洗选系统建设,对洗煤厂多段跳汰机技术升级改造,实现一次入洗同时产出五种精煤产品,不仅降低了中煤复洗成本,还提升了洗煤处理能力,预计年可创效6674万元。
“我们还对智能煤矸分离技术升级改造,选出的矸石可直接进入输送机,无需人工二次拣选,不仅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作业风险,还有效降低了矸石含煤率,提升煤炭质量,年可增效约342万元。”秦华煤矿洗煤厂厂长关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