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化新疆煤化工坚持“高标准、严考核、重实效”的管理理念,创新建立“双查双评”动态考核机制,通过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量评分与综合排名相挂钩的方式,推动各车间、部室(中心)从“面上整改”向“深度治理”转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让文明创建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该公司立足生产实际,制定覆盖全厂区的《清洁文明评分细则》,将生产装置区、办公区、生活区划分为12类场所,细化“一平、二净、三见、四无、五不漏”等50余项考核指标,重点核查生产区域“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的执行情况,聚焦办公场所“文件定置、桌面整洁、绿植养护”等细节,落实生活区“窗明几净、垃圾分类、通道畅通”要求,确保考核内容“对准痛点、不留盲区”。
同时,严格执行“门前五包”要求,对承包商单位乱扔垃圾、违规倾倒等行为实施阶梯考核,连带追责引进单位及责任车间,确保厂区垃圾“日产日清”、施工废料“分类外运”。
他们还建立“周评比、月排名”的奖惩机制,每月对各车间进行排名,对综合排名前两位的单位分别给予奖励3000元、2000元;对排名靠后的车间,不仅通报批评、落实考核,还要求主要负责人在专题会上“说清楚、定措施”。“新管理办法推行后,各车间自主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厂区环境卫生问题通过‘网格化包保’得到根治,仓储区域推行‘立体可视化’管理,连员工更衣室也因‘清洁评比’变得井井有条。”该公司安全监察部(生态环保部)副部长李民说。
该公司注重“正向激励”与“文化浸润”双轮驱动。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清洁文明‘净’行时”专栏,展播优秀单位做法,大力宣传先进经验,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下一步,新疆煤化工将深化“无泄漏工厂”创建,强化危废库、散装库等重点区域管控,推动清洁文明从“环境治理”向“管理赋能”升级,为打造行业标杆注入动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