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能化硫磺沟煤矿的千米巷道深处,掘进工区班长崔传安正带领班组迎战一个个生产难题。从安全管理到技术创新,从激励政策到团队建设,他用“智”与“创”为煤矿掘进装上“加速引擎”,成为矿井深处的“破局者”。
安全为基:织密班组“防护网”
“安全是掘进的命根子,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崔传安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班组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他将安全意识深植于每名成员心中。每周的“安全警示课堂”上,他用真实事故案例剖析风险,让班组成员“听得进、记得牢”;针对巷道支护、通风管理等关键环节,他推行“一人盯截割、九人保支护”的现场作业制度,并创新锚杆索防崩技术,实现全年班组“零事故”。
“崔班长总说,安全不是口号,是行动。”班组成员李师傅回忆,一次顶板破碎区域作业时,崔传安坚持用背板接顶、反复调整支护角度,硬是在险情中抢出安全通道。“跟着他干,心里踏实!”
创新为钥:点燃进尺“加速器”
面对掘进效率瓶颈,崔传安打出一套“激励+考核+工艺”组合拳。他设计“超产双奖”机制:完成正规循环的班组不仅能拿工资奖励,还能领到热腾腾的“超产餐券”;每月生产任务完成率排名榜首的班组,工资收入再提一档。“现在大伙儿抢着干,掘进速度比过去快了两成!”班组成员张卬说。
工艺革新更是他的“杀手锏”。通过优化巷道层位和架棚背帮方式,他将支护深度严格控制在1.5米以上,并大胆将大孔径卸压改为爆破卸压,使迎头施工效率提升30%。设备维护上,他推行“超前检修”模式,针对掘进机等关键设备定制保养方案,故障率直降40%,为连续生产保驾护航。
团队为核:浇筑班组“凝聚力”
“班组强不强,关键看文化。”崔传安深谙此道。他打造“五化”管理模式,从班前会流程标准化到工资分配透明化,让管理有章可循;每月组织“班前故事会”,让工友讲述身边榜样事迹,激发集体荣誉感。
面对新生代矿工,他启动“导师带徒”计划。老技工手把手教操作,大学生井下练实操,团队建设活动更让“90后”快速融入。“崔班长把技术毫无保留教给我,现在我也能独立处理设备故障了!”新员工马玉良自豪地说。
使命在肩:当好矿井“螺丝钉”
“班组长就像一颗螺丝钉,既要扎得深,更要铆得紧。”站在新疆能化班组长论坛的讲台上,崔传安目光坚定。“只要大伙儿拧成一股绳,硫磺沟煤矿的明天一定会更亮堂!”
从千米井下到创新前沿,崔传安用智慧与担当诠释着新时代矿工精神。在他身后,一条条高效掘进的巷道,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