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倾泻在硫磺沟煤矿的职工食堂,蒸箱升腾的雾气中氤氲着饭菜香气。此刻,该矿职工代表正手持检查表穿梭在后厨与餐桌之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例行检查,而是一场带着“放大镜”的沉浸式职工代表巡视,更是企业与职工关于“一餐一饭”的双向奔赴。
严字当关:舌尖安全有力度
巡视组直奔食堂后厨操作间。职工代表们手持检查表,对照巡视要求逐项核查:食材储存区,代表们翻看小白菜、洋葱、辣椒等绿色蔬菜的新鲜度,核对冻肉检疫标签;冷藏库内,红外测温仪精准监测温度是否达标。针对食品安全管理,巡视人员重点查验了供应商资质、食品留样记录和工作人员健康证。新引入的“阳光档案”公示栏吸引职工驻足——每周食材来源、餐品留样信息一目了然。“以前担心食材不透明,现在一看就踏实!”掘进工区王昊指着公示栏连连称赞。
暖字入心:职工建议直通整改
“这个辣椒油再多点油”“小炒区再加点不辣选项”……午餐高峰时,职工代表们端着餐盘坐进职工中间,笔记本记满10余条建议。新入职大学生代旭斌提出:“希望增加清淡健康菜品,控制油盐量。”
职工“金点子”迅速落地。当天下午,食堂北墙挂起“心愿食谱榜”,五谷杂粮饭等菜品纳入下周菜单;小炒窗口新增2道微辣菜品。“食堂能听咱工人的话,吃得舒心,干活更有劲!”运输工区齐贵才捧着“香气腾腾”的牛肉抓饭感慨道。
恒字为本:长效守护有章法
“职工吃饭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反馈会上,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杜爱军强调,食堂服务要持续对标职工需求,让“家常饭”吃出“家味道”。
据悉,硫磺沟煤矿将每月开展职工代表巡视,依托“听、看、询、测、改”机制,建立“职工满意度”考核机制,与食堂绩效直接挂钩,推动“两堂一舍”服务常态化提升。
“我们把食堂办成家的模样,职工就把矿山当成家来守护。”正如该矿党委书记、矿长孙成磊所言,当一餐一饭中浸润着尊重与关怀,当方寸餐桌上升腾起理解与信任,这份质朴的守护,早已超越简单的食品安全,成为连接企业与职工最深情的纽带。
此刻,硫磺沟煤矿职工食堂白雾依旧氤氲,而盛在碗里的,不仅是热气腾腾的饭菜,更是一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