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就是场景,编程就是工程。在我们新建的PLC实训基地,职工能‘真刀真枪’地练就解决设备故障的硬本领。” 伊新煤业机电设备部副部长翟宗健介绍道。为解决职工在PLC编程与故障诊断上的能力短板,该公司创新打造实战化PLC培训基地,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一体化模式,系统开展专项培训与考核,着力培养懂理论、精编程、善诊断的复合型“设备神医”,为矿井设备精准监控、高效运行筑牢技术根基。
长期以来,PLC技术在矿井皮带输送、排水、通风等系统中广泛应用,但职工在实战编程、故障诊断等环节存在能力缺口。该公司主动出击,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一体化模式,开展深度教学,内容涵盖PLC基础原理、指令系统、梯形图编程等核心知识,帮助职工掌握PLC编程、故障诊断、组态应用、远程监控等基本技能。
“我们建设了新电缆库PLC培训基地,用‘硬件就是场景、编程就是工程’的设计理念,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环境。配备可编程控制器、扩展模块、编程计算机、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辅助设备,可模拟煤矿皮带运输、排水、通风真实系统,让职工在实战中学习。”伊新煤业机电设备部副部长翟宗健说。
据了解,培训采用建立分阶段持续培训机制,每周培训一次,每次培训两小时,直到职工完全掌握技能。培训过程采用“理论指导+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环节,邀请资深专业人员授课,结合煤矿真实案例,深度解析可编程控制器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实战演练阶段则是模拟工作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学员需要运用所学技能,完成编写梯形图程序、处理模拟传感器信号异常等任务,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设备维护与故障排查方面的能力。
“在授课老师觉得职工已经掌握技能后,我们进行现场考核,考核环节严格参照《PLC培训合格标准》,设置理论知识、编程能力、实操技能三大维度,要求学员独立完成PLC接线、程序调试及通电试验,确保学员达到‘能编程、会诊断、懂优化’的要求,助力矿井安全高效运转。”伊新煤业机电设备部副部长贾秋胜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