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化新疆煤化工通过“会管钱、会赚钱、会省钱”三维发力,打出降本增效“组合拳”,不靠花哨的技巧,全凭实打实的“管控硬功夫”,实现效益与管理双提升。
精准施策“会管钱”,让每一分投入都见实效。新疆煤化工坚持“精打细算、精准投放”理念,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他们深入研究国家级地方奖补政策,抢抓政策机遇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奖补资金,成功到账477万元,为降本增效添上“政策燃料”。
“预算管理就像给公司记一本‘家庭账’,每一分钱的去向都要清清楚楚。”财务管理部部长何妍介绍道。通过动态监控资金流向减少闲置资金“沉睡”,优化承兑汇票与现汇支付结构,加强银企合作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财务费用科学管控,让资金流动更高效、更经济。
以《十项费用节支方案》《关于印发公务活动及费用管理手册的通知》等制度为抓手,强化预算全流程监督,规范费用审批程序,从严把控非必要支出,累计实现同比降低支出18万元,用制度刚性守护“钱袋子”。
深挖潜力“会赚钱”,让每一分资产都创价值。该公司聚焦生产经营主阵地,多维度开拓效益增长空间。以“高产低耗、提质增效”劳动竞赛为载体,优化工艺操作流程,严控关键指标,提升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水平,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健增长。建立市场快速响应机制,紧盯产品价格与边际贡献变化,动态调整三聚氰胺、尿素、甲醇等产品生产负荷,实现效益最大化,一举创效958万元。
构建修旧利废全流程管理体系,规范废旧物资回收、鉴定、修复、再利用各环节,加快闲置资产盘活处置,并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提升修复能力,让“废旧资产”焕发新价值。目前,已完成169项“变废为宝”,“捡回”180万元真金白银,资产利用效率“节节攀升”。
精打细算“会省钱”,让每一分成本都生效。该公司围绕能源消耗与物资采购关键环节,实施系统性降本措施。连烧煤里也藏着“黑科技”。他们给入炉煤质装上“全流程监控”系统,能够动态监控波动、即时优化煤种配比与工艺参数,提升锅炉与气化炉运行效率,同步推进三聚氰胺项目天然气节能改造,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该公司实施“电老虎”集体“瘦身”计划,116台高耗能“喝电王”电机全部“下岗”,节能新机型“上岗”接力。按照避峰填谷规律调整用电负荷,实现了“峰值减量、谷值加量”。积极争取电力交易优惠政策,通过技术改造与政策争取三措并举,电费账单直接减少247万元。
他们还给材料预算装上“GPS导航”,实时追踪预算执行轨迹,严守库存红线定采购,物资采购全流程管控,实现消耗管理精细化。以“需求预算+定额考核”双向发力,有效压缩物资库存。
煤炭采购团队化身“煤价盯盘侠”,实时追踪行情动态,深研采购策略。他们根据生产需求与市场行情精准卡点下单,拓展煤源渠道,通过优化掺烧配比与运输方案,同比减少采购费5934万元,煤炭成本“稳稳拿捏”。
“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利润的‘源头活水’。”该公司经营管理部(督察办公室)部长周广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降本增效工作,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以更精准的举措、更扎实的成效,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