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化抢抓西部开发战略机遇,聚焦煤炭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伊犁一矿设备维修基地项目日前进入建设倒计时。作为新疆区域公司的专业化液压支架维修再制造中心,该基地建成后将实现两大突破:填补区域高端煤机装备维修空白、构建每年500架的支架快速维保能力。
瞄准新疆煤炭产能突破2亿吨带来的装备服务蓝海,该项目以液压支架高端维修、再制造为主可使液压支架关键结构件寿命延长3个检修周期,维修周期较返厂模式缩短45%,配合属地化服务团队,实现矿井装备“故障不过天、大修不出疆”。经测算,仅设备往返运输费每年可节省2000余万元。
在保障兖矿能源新疆基地五对矿井需求基础上,该基地预留30%产能对接外部市场。通过搭建“备件联储、技术输出、人才共享”三大平台,未来可辐射服务伊犁、昌吉等六大矿区,预计三年内外部市场创收占比将达40%,形成“以修促产、以产养研”的良性循环。

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兖矿能源专家组论证批复。基地规划配备智能拆解流水线等18套先进装备,投产后不仅实现维修过程零碳排放,更将建立新疆首个煤机装备健康管理数据库,为能源集团西部智能化矿山建设注入新动能。
从“跨省返修”到“家门口服务”,从“简单维护”到“增值再造”,伊犁基地的落地标志着能源集团在疆产业协同迈入3.0时代。这颗深植丝路煤海的“金种子”,正孕育着装备管理革新与区域效益提升的双重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