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档案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廉政画像和廉洁从业的“身份证”,更是开展监督检查的“晴雨表”。近日,新疆煤化工紧盯“关键少数”,组织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廉洁档案集中更新,及时准确掌握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情况,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干部精准“画像”,不断磨利监督“牙齿”,推动日常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规范管理,让廉洁档案“严”起来。该公司按照“应建尽建、一人一档”的原则,对63名领导干部和2名纪检干部的廉洁档案开展“雷达式”查漏补缺,采用“个人填报+整体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廉洁档案清单。制定印发《领导干部廉洁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专人负责廉洁档案的审核收集、更新维护和移交接收工作,签订廉洁档案信息采集工作保密承诺书,多次监督指导基层党支部规范填写,加强保密纪律,确保档案采集、更新、保管各环节管理规范、安全有效。
动态更新,让廉洁档案“动”起来。该公司采取“定期收集+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纸质+电子文档”双档案动态监管,充分保证了廉洁档案的实效性、准确性。同时建立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横向联系,“联动式”统筹推进。及时将干部基本情况、述责述廉、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问题线索、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材料更新入档,建立健全廉洁档案库,全方位、多角度为每名干部精准“画像”,切实做到规范管理、准确使用,真正把廉洁档案建成廉政动态监督的“记录仪”。
精准监督,让廉洁档案“活”起来。该公司注重发挥廉洁档案的预警提醒和信息支撑作用,将其作为日常监督、处置问题线索的重要参考、关键“助攻”。建立廉洁档案以来,规范审慎回复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党风廉政意见30批次124人次,为把好廉洁关提供了重要依据。还通过干部廉洁“身份证”及时掌握廉洁风险点,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对干部违规违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把档案变为活资料,充分发挥廉洁档案“廉情效能”作用。
建是基础,用是目的。下一步,新疆煤化工将继续巩固廉洁档案建立成果,在规范“建”的基础上,坚持动态“管”和精准“用”,通过分析研判,抓准“个性”、掌握“全貌”,查找廉洁风险点,力争将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等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切实发挥廉洁档案对党员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方面的监督管理作用。